作为父母,我们总是尽全力保护孩子的健康。我们会按时带他们去看医生,记录成长进度,也不忘跟进每一剂疫苗,确保不漏接。但我们有多久没有停下来,真正关心过自己的健康呢?在新加坡这样节奏快、行程满的地方,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排到最后——直到身体出了状况才开始注意。

这种忽略自己的情况,往往也包括疫苗接种。大多数人在小时候就完成了基本疫苗接种,之后也就不再特别关注,这其实也不奇怪,毕竟很多疫苗确实能提供长期甚至终身的保护。不过,还是有一些疫苗是专门建议成人接种的。这些不是用来替代儿时的疫苗,而是为了应对人生后期可能面临的新风险,例如年龄增长、健康状况变化、生活方式或出国旅行等。

因为这些疫苗是在成年后才接触到的,我们不太会主动去想,尤其是当我们身体没什么不适,也觉得自己早就接种过了。但有些保护并不是一劳永逸的。你可以把免疫系统想象成手机或电脑——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新,才能持续发挥作用。而疫苗,正是那场“更新”。

所以,不妨花点时间了解一下有哪些成人疫苗值得关注,什么时候该接种,它们分别防护哪些疾病,以及为什么这些疫苗仍然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环。

流感疫苗——为什么现在接种仍然很重要

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的呼吸道疾病,会引起高烧、身体酸痛、喉咙痛、鼻塞和疲劳等症状。严重时,流感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,极少数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死亡,即使是原本健康的成年人也不例外。

在新加坡,流感全年都有,但通常在每年的4月至7月和11月至1月之间达到高峰期。在这些时期,病毒容易在人多的地方传播,比如学校、办公室、大型活动现场和公共交通工具上。

由于流感在高峰期传播速度非常快,接种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。疫苗可以帮助你针对当季最常见的病毒株建立免疫力。虽然它不一定能完全阻止感染,但可以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,降低患重病、住院或康复时间过长的风险。

谁应该接种流感疫苗?

流感疫苗适合所有成年人接种,但以下人群尤其建议接种:

• 65岁及以上的长者
• 正在怀孕的女性
• 患有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心脏病、肾病或肺部疾病
• 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
• 与婴儿、年长父母或高风险人群同住或照顾他们的人

多久该接种一次流感疫苗?

流感病毒变化很快,这意味着去年的疫苗可能无法有效对抗今年的病毒株。为了跟上这些变化,每年都会研发并推出新的流感疫苗。此外,体内的抗体水平也会随着时间下降,这也是为什么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的原因。

对于一些健康风险较高的人群,医生可能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和当前流行的病毒株,建议你每六个月接种一次。

肺炎链球菌疫苗——为什么不该被忽视

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引发严重的疾病,例如肺炎、脑膜炎、菌血症和中耳炎。虽然这种疾病常与儿童有关,但它对成人同样构成真实的健康威胁。65岁以上的长者,或患有影响肺部、心脏、肾脏或免疫系统等慢性病的人,感染风险会更高。

这些感染起初未必明显。症状可能只是轻微咳嗽、低烧或耳痛,容易被误以为是普通的小病。但病情有可能迅速恶化,出现胸痛、意识混乱或剧烈头痛等更严重的表现。根据感染扩散的情况,有些人可能需要住院治疗,恢复时间也可能会比较长。

虽然肺炎链球菌感染可以治疗,但一旦病情严重,康复过程可能会较为漫长,不但会引起持续不适,也可能打乱日常生活,甚至需要更久才能恢复正常。因此,忽视接种疫苗的代价,往往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。

谁应该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?

在新加坡,肺炎链球菌疫苗建议为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种,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。此外,患有长期慢性疾病的成年人也建议接种,例如糖尿病,或是影响心脏、肺部、肾脏或肝脏的问题。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也属于较高风险群体。

为了应对这些风险,目前使用两种肺炎链球菌疫苗来提供保护。PCV13(13价结合型肺炎链球菌疫苗)可预防13种常见菌株,而PPSV23(23价多糖型肺炎链球菌疫苗)则覆盖了23种菌株。

多久该接种一次肺炎链球菌疫苗?

对大多数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来说,常见的接种安排是先打一剂PCV13肺炎链球菌疫苗,然后在之后的时间接种PPSV23疫苗。这样的顺序可以帮助建立更强、更持久的保护,尤其适合从未接种过这两种疫苗的人。

如果你还未满65岁,但有一些会增加感染风险的健康问题,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提前接种。两剂疫苗之间的间隔时间也会因个人健康状况和病史而有所不同,因此建议咨询医生,了解最适合自己的接种安排。

Tdap疫苗——为日常风险提供保护

破伤风、白喉和百日咳听起来像是过去才会出现的疾病,但实际上,这些感染在成年后仍然存在真实风险。Tdap疫苗,即破伤风、白喉和无细胞百日咳疫苗,可以同时预防这三种疾病。

先说破伤风,这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感染,细菌通常通过皮肤上的割伤、擦伤或穿刺伤进入体内,这些伤口很多时候都来自日常的家务或户外活动。一旦进入体内,细菌会释放毒素,影响神经系统,引起肌肉僵硬、抽搐,甚至是“锁口”现象。严重时,还可能影响呼吸,若未及时治疗,有生命危险。

白喉和百日咳则是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的呼吸道感染,传染性比破伤风更高。白喉会影响鼻子和喉咙,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、心脏问题或神经损伤。百日咳,也叫“阵发性咳嗽”,会引起持续剧烈的咳嗽,尤其对婴儿来说格外危险。成人如果与婴儿密切接触,例如父母、祖父母或看护者,如果疫苗未更新,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病传染给婴儿。

因此,Tdap加强针在成年阶段仍然很重要。虽然大多数人小时候已接种过基础疫苗,但保护力会随着时间减弱。一般建议每10年接种一次加强针,具体时间也可能因年龄、生活方式、旅行计划或个人病史而有所不同,建议向医生咨询适合自己的接种安排。

谁应该接种Tdap疫苗?

从未接种过Tdap疫苗的成年人,尤其是距离上一次破伤风疫苗已过去多年的,更应该尽早接种。这项建议对经常与婴儿或年幼儿童接触的人来说尤其重要,例如父母、祖父母或照顾者。

怀孕期间也建议接种Tdap疫苗,最佳接种时间是在怀孕第27至36周之间。这不仅可以保护孕妇本身,还能通过传递抗体,给予新生儿早期的保护,因为婴儿出生后在几个月内还无法自行接种疫苗。

多久该接种一次Tdap疫苗?

如果你成年后从未接种过Tdap疫苗,即使小时候已经完成了基础疫苗接种,现在也可能是时候补打一剂了。保持疫苗更新对自身保护很重要,尤其是当你的生活方式或环境让你更容易接触到相关风险时。

在某些情况下,也可能需要额外接种一剂,例如在受到严重或污染伤口时,或根据你的病史来判断。如果你不确定自己上一次接种是在什么时候,建议咨询医生,让专业人士根据你的年龄、健康状况或生活习惯来判断是否需要补种。

HPV疫苗——预防癌症的重要一步

人乳头瘤病毒(HPV)是一种会影响男性和女性的病毒。虽然大多数感染不会出现症状,且能自行清除,但某些类型的HPV却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——包括子宫颈癌、生殖器相关癌症,以及咽喉癌等。

HPV疫苗正是用来预防这些高风险类型的。HPV第16型和第18型与子宫颈癌有关,而第6型和第11型则与大多数生殖器疣有关。疫苗针对这些特定类型进行保护,从而降低患癌症和HPV相关病变的风险。

另外,也有其他类型的HPV会引起非生殖器部位的疣,例如足底的跖疣。虽然这些不在疫苗覆盖范围内,但也说明了HPV病毒家族的传播范围其实相当广泛。

在新加坡,HPV疫苗已获批准用于45岁以下的人士。这对成年人来说,仍是预防与HPV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手段。虽然这类疫苗可能不会被列为首要任务,但如果忽视了接种,日后也许会面临本可避免的健康问题,或是更复杂、更耗时的治疗过程。

谁应该接种HPV疫苗?

在新加坡,HPV疫苗适用于9岁至45岁的女性和男性。虽然疫苗在开始性活动前接种效果最佳,但成年人仍然可以从中获得对特定HPV类型的保护。

目前有两种疫苗可供选择:HPV2疫苗可预防第16型和第18型病毒,而HPV9疫苗则覆盖更广,可预防九种HPV类型,包括与生殖器疣及其他癌症相关的类型。

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医生建议,9至25岁的女性可选择接种HPV2或HPV9疫苗。对于男性和45岁以下的女性,一般建议选择覆盖范围更广的HPV9疫苗。如果不确定该接种哪一种,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适合自身的建议。

多久该接种一次HPV疫苗?

HPV疫苗并不是每年接种一次,而是按照年龄和疫苗类型安排固定的接种次数。一旦完成整个接种系列,目前不需要加强针。

在新加坡,有两种主要的HPV疫苗,它们的接种时间安排略有不同:

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接种的是哪种HPV疫苗,或已经接种了几剂,医生可以帮你查阅接种记录,并给予适合你的建议。

MMR疫苗——为什么成年人也不能忽视

MMR疫苗是用来预防麻疹、腮腺炎和风疹这三种病毒感染的,它们通常与儿童时期的疾病有关。在新加坡,这款疫苗属于国家儿童免疫计划的一部分,大多数孩子都会按时接种。但这并不代表风险已经消失。这些病毒仍在全球范围内传播,而在如今频繁出行的世界中,输入性病例仍有可能在社区中出现。

对于那些小时候可能没有完成疫苗接种,或不确定自己是否接种过的成年人来说,风险依然存在。麻疹可能引发肺炎或脑部发炎;腮腺炎会导致唾液腺肿胀、脑膜炎,甚至影响男性生育能力;风疹虽然对成年人来说一般较轻微,但如果怀孕期间感染,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生缺陷。MMR疫苗的好处在于,一次接种即可同时预防这三种疾病。

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完成了两剂接种,检查疫苗接种记录依然很有意义。只需和医生简单沟通一下,就能更清楚自己的情况,了解是否还需要补种。

谁应该接种MMR疫苗?

MMR疫苗建议给那些可能没有完成两剂接种,或不确定自己是否接种过的成年人接种。这一点在新加坡尤其重要,因为麻疹和MMR疫苗的推广是逐步进行的。单一麻疹疫苗在1976年引入,1985年起强制接种,直到1990年才由联合的MMR疫苗取代。

因此,出生于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成年人,可能没有接种到完整的疫苗系列。建议与医生确认自己的接种记录,了解是否需要补种,以确保获得充分保护。

多久该接种一次MMR疫苗?

MMR疫苗不需要每年接种加强针。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,只要完成两剂疫苗接种,就能获得长期保护。如果你只接种过一剂,或不确定自己的接种记录,医生可能会建议你补打一剂,以确保获得完整的保护。

乙型肝炎疫苗——成年人仍然需要重视的保护

乙型肝炎是一种攻击肝脏的病毒感染,如果没有及时治疗,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,包括慢性肝炎、肝硬化,甚至肝癌。这种病毒通过接触受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传播,因此可通过共用个人物品、无保护性行为,或在分娩过程中由母亲传染给婴儿。乙型肝炎并不总是有明显症状,但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,它可能已经在悄悄损害肝脏。

如果出现早期症状,可能会表现为黄疸、恶心、腹部不适或关节疼痛。然而,很多人即使感染了病毒也毫无察觉,因此接种疫苗不仅能保护自己,也能减少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风险。对于那些小时候未完成疫苗接种,或因工作、生活方式、病史等因素而有较高感染风险的成年人来说,接种疫苗尤其重要。

在新加坡,乙型肝炎疫苗被纳入国家儿童免疫计划和国家成人免疫计划。它在公共卫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有助于控制病毒传播,并为高风险人群提供有效防护。

谁应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?

乙型肝炎疫苗建议给尚未接种、但感染风险较高的成年人接种,包括:

• 医护人员和照顾者
• 有性传播疾病病史的人群
• 患有慢性肝病或肾病的成人
• 与乙型肝炎患者同住的人
• 前往乙型肝炎流行地区旅行的人

对于那些早年已完成疫苗接种,但目前仍处于高风险环境的成年人,也建议接种加强针。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接种过,或是否还有足够的免疫力,可以通过简单的验血来确认免疫状态。

注意事项:如果你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(如酵母)有已知过敏反应,或之前接种时曾发生严重不良反应,就不适合接种此疫苗。必要时,医生可提供其他防护建议或替代方案。

多久该接种一次乙型肝炎疫苗?

乙型肝炎疫苗的标准接种流程包括在六个月内完成三剂:

• 第一剂:选定的开始日期
• 第二剂:在第一剂后一个月接种
• 第三剂:在第一剂后六个月接种

这个系列通常只需接种一次即可终身有效。大多数健康成年人在完成三剂后,无需再接种追加剂,除非医生另有建议。对于免疫系统较弱,或长期处于高风险环境中的人群,医生可能会建议接种加强针以维持保护力。

不确定自己的疫苗接种状况?一起来查清楚吧

疫苗不仅是儿童的专属保护,它在成年后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,帮助预防一些可能在日后引发严重健康问题的感染。无论是为了工作、出国旅行,还是日常生活的健康防护,保持疫苗接种更新,都是维护长期健康的简单方式之一。

如果你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查看自己的疫苗接种记录,现在就是个好时机。你可能正需要补打一剂,或者只是想确认自己已经接种了哪些疫苗。和医生进行一次简短的交流,就能根据你的年龄、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,确定接下来需要注意的事项。

在Healthway Medical,我们随时准备为你提供支持。如果你需要清晰的指引或想了解如何开始,我们的诊所都能为你提供协助,让你更安心、更有信心地做好健康防护。